甲状腺结核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时间:2015-07-20来源:求医网
1.局部症状与体征
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结核,局部症状和体征略有不同。
(1)粟粒型甲状腺结核:为全身性结核的一部分,起病急,身体其他部位同时患有结核,甲状腺无肿大,但甲状腺组织内可找到粟粒型结核结节,生前无法发现,大多数在病解时证实,故临床上无单独诊断意义之表现。
(2)干酪型甲状腺结核:临床比较多见,甲状腺肿大,出现无痛性包块,其时间也由1个月至10余年不等,大多为孤立性结节,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能随吞咽上下活动,如寒性脓肿形成时,包块出现张力,轻度触痛,重者与周围组织或器官粘合成块,固定不动。
(3)弥漫纤维型甲状腺结核:甲状腺明显肿大,表面不光滑,呈现高低不平,呈结节状,质地硬,与甲状腺肿或慢性甲状腺炎极为相似;重者与周围组织或器官甚至皮肤黏着,易误诊为甲状腺癌。
2.全身症状
甲状腺结核可有结核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低热或弛张型高热,较少伴寒战;病人感乏力和食欲减退,盗汗,消瘦等。乏力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症状,可以是肝病的早期症状,也可以是其他一些疾病的预警信号,如肿瘤,甚至是生理性的,如过度劳累。乏力主要是患者的自我感受,有一定的主观性,主要是靠与平时的日常活动相比得出的,如平时可以上三层楼,现在上一层楼即感气喘,双腿发软,懒动等。一般来说,肝病患者的乏力程度自轻度疲倦到严重乏力,与肝病的严重程度相一致。食欲减退是指由多种功能性障碍或器质性疾病引起的不想进食或进食量显著减少,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是胃炎,消化性溃疡等。食欲是一种高级神经活动的现象。出生后因吃各种食物的经验、习惯,逐渐形成对某些食物合乎口味,某些食物不合乎口味当这些食物再次通过视觉、嗅觉味觉等可使大脑再度发生对某些食物有需求的欲望,或对某些食物厌恶。因此,在临床上由于精神因素而出现神经性厌食拒食。但在正常人,如有严重的饥饿感时对食物的选择要求也就不会过高了。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
查看更多关于甲状腺结核的常见症状有哪些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