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斜颈有哪些临床症状
时间:2015-07-21来源:求医网
先天性斜颈发病率约为 15/30万,多见于成年人,平均发病年龄 30-40岁,男女比例大致相等。起病缓慢,病情逐渐加重,很少会自行消退或缓解。头颈部肌肉不能控制的异常运动,往往双侧肌群受累,但受累程度常不对称,致使头部偏向一侧作扭转运动。晨起轻,运动、情感变化或感官受到刺激后加重,入睡停止,患肌肥大疼痛,神经科查体阴性,先天性斜颈本身不会致死。
骨性先天性斜颈以先天性斜颈(颈椎融合)为多。现侧重介绍先天性斜颈。先天性斜颈由klippel和feil于1912年最早报导。所以又称klippel和feil综合症。由于颈椎的融合、骨化、缺如、畸形使颈椎缩短。这种患者多出现三大特征。一是颈部又短又粗,多伴蹼带或翼带状,出现颈斜,面部不对称。二是颈部活动受限。以旋转和侧屈为显,融合的节段越多,受限越重。三是后发际低宽。三联征同时出现约占一半。最显著的自觉症状和易检到的体征是颈短粗和颈活动受限。多节颈椎融合,颈明显变短,头部象落在胸廓上。颈活动明显受限。融合节段越多受限越显。特别是旋转和侧屈受限,前屈后伸不明显。一般后发际低宽不明显。先天性短颈常出现其它畸形。如:泌尿、心脏、神经、听觉、颈胸椎、肩胛等畸形。
先天性斜颈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多数起病缓慢,少数骤然起病。颈部的浅深肌肉均可受累,而且每一位病人其受累的肌肉以及受累的程度各不一样,但以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及头颈夹肌的收缩最容易表现出来。
先天性斜颈与其他锥体外系疾病一样,临床表现在早晨起床时较轻,紧张、冲动或劳动,行走时或各种身体器官受到刺激时症状加重,安静时症状减轻,入睡后症状消失。清醒时患者常用手自行扶正头部,症状逐渐明显时,先天性斜颈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心理状态。长期的头部异常运动,可以表现受累肌肉不同程度的增粗肥厚,对侧各拮抗肌肉处于弛张、废用状态,以至有不同程度的肌萎缩。轻型先天性斜颈患者可无肌痛,重症患者常有严重肌痛。少数病人还伴有震颤,偶有病人出现发音,吞咽障碍。
查看更多关于先天性斜颈有哪些临床症状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