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病毒肺炎(暂无)

腺病毒肺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腺病毒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以及放射线、吸入性异物等理化因素引起。临床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可伴胸痛或呼吸困难等。幼儿性腺病毒肺炎,症状常不明显,可有轻微咳嗽。细菌性腺病毒肺炎采用抗生素治疗,7~10天多可治愈。病毒性腺病毒肺炎的病情稍轻,抗生素治疗无效。
呼吸道感染:
已知腺病毒有41个血清型别,其中很多与人类上,下呼吸道感染密切有关,从我国北方和南方各地住院病儿的病原学观察,均证明3型和7型腺病毒为腺病毒肺炎的主要病原,从咽拭子,粪便或死后肺组织可以分离出病毒,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较早期(发病5~10天或更早)上升4倍以上,在一部分麻疹并发肺炎的严重病例,也得到同样的病原学检查结果,北京等地还发现11型腺病毒也是肺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较常见的病原(儿科研究所,1964~1966),此外,21,14及1,2,5,6等型亦在我国大陆逐渐出现,台湾则以1,2,5,6型为主,最近白求恩医大对1976~1988年分离的3,7型腺病毒,进行了基因组型的分析,证明7b多导致重症肺炎。
病毒感染:
腺病毒是DNA病毒,主要在细胞核内繁殖,耐温,耐酸,耐脂溶剂的能力较强,除了咽,结合膜及淋巴组织外,还在肠道繁殖,可根据其对特殊动物红细胞的凝集能力分为3组,容易引起婴幼儿肺炎的3,7,11,14,21这一组,均能凝集猴红细胞。
疑为腺病毒肺炎即马上给予首剂抗菌药物。病情稳定后可将静脉途径改为口服治疗。腺病毒肺炎抗菌药物疗程至少5天,多数患者要7~10天或更长疗程,体温正常48~72小时,无腺病毒肺炎任何一项临床不稳定征象可停用抗菌药物。腺病毒肺炎临床稳定标准为:①体温≤37.8℃;②心率≤100次/分;③呼吸频率≤24次/分;④血压:收缩压≥90mmHg;⑤呼吸室内空气条件下动脉血氧饱和度≥9O%或PaO2≥60mmHg;⑥能够经口进食;⑦精神状态正常。

- 友情链接:
- 腺病毒肺炎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