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管综合征应怎样治疗
时间:2015-07-23来源:求医网
肘管是一骨纤维性管道,尺神经伴尺侧副动脉通过肘管从肱骨后面至前臂屈侧,肘管的底为肘内侧韧带,肘内侧韧带的深面即为滑车的内侧唇和肱骨内上髁后下方的尺神经沟;顶为联结肱骨内上髁和鹰嘴内侧面的三角形的弓形韧带,因而弓形韧带也就桥接于尺侧腕屈肌的肱骨头和尺骨头之间,肘管的大小随着肘关节的屈伸而有所变化:伸肘时,弓形韧带松弛,肘管的容积变大;屈肘至90°时,弓形韧带紧张,而每屈曲45°肱骨内上髁和尺骨鹰嘴间的距离就会加宽0.5cm;另外,在加宽0.5cm状态下屈肘时,肘内侧韧带隆起也使肘管的容积减小,因而尺神经易受压迫,有人测定,肘关节伸直时肘管内的压力为0.93kPa,屈肘至90°时为1.5~3.2kPa。
尺神经在经过肘关节时发出2~3个细支至肘关节;在肱骨内上髁以远4cm内,尺神经发出支配尺侧腕屈肌的运动支,一般有2支,它们从肌肉的深面进入,支配环,小指指深屈肌的分支在尺侧腕屈肌支稍远侧,从肌肉的前面进入并支配此二肌肉。下面两种是肘管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
适用于患病的早期、症状较轻者。可调整臂部的姿势、防止肘关节长时间过度屈曲,避免枕肘睡眠,带护肘。非类固醇抗炎镇痛药物偶尔可缓解疼痛与麻木,但不提倡肘管内类固醇激素封闭。
2.手术治疗
适用于保守治疗4~6周无效,或有手内在肌萎缩的患者。手术的方法可分为局部减压和神经前植两大类。局部减压分肘管原位切开减压和内上髁切除,因分别有尺神经前脱位、术后复发、肘关节不稳等缺点,现已很少应用。尺神经前植包括皮下、肌间、肌下前植三种。肌间前植因术后并发症少而应用最为广泛。
查看更多关于肘管综合征应怎样治疗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