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的诊断检查方法有哪些
时间:2015-07-24来源:求医网
猩红热属于性传染病,以发烧,咽疼,全身皮疹为特点。猩红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见,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学龄儿童发病较高,多发生在托幼及小学校集体生活的地方,其传染 是患者和健康带菌者,通过呼吸,咳嗽,打喷嚏,说话等方式产生飞沫通过呼吸道而传播细菌,病情轻重不等,潜伏期1-7天,大多数2-4天,起病急骤,发烧,咽痛为早期症状,较重者可有头痛,呕吐,其后有舌乳突肿胀,先是白色舌,而后舌苔变黄,粗糙,有红刺,同时后颈部及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大约在发病后24小时有皮疹出现,全身均可是红色栗粒样皮疹,疹与疹之间皮肤发红,无正常皮肤,在皮肤皱折部位皮疹密集呈线状,口唇周围不出皮疹而显苍白,形成一个围绕口周的苍白圈,一般2天达高峰,发后慢慢消退,2-4天退净,体温逐渐下降,疹退后7天左右开始脱皮屑,轻者呈糠屑样脱落物,重者见大片脱皮。
1.血象:猩红热起病初期白细胞增多(10~12)×109/L,呈中粒性细胞增多,猩红热病程后期白细胞减少,而淋巴与单核细胞比例上升,有杆状核中性粒细胞。
2.细菌培养:将局部溃疡分泌物,肿大淋巴结,痰,胃洗液或急性期血液等标本,培养于葡萄糖-胱氨酸-血液琼脂培养基上,经48h后可分离出病原菌。
3.血清学试验:检测特异抗体,方法有:①血清凝集试验:在病程第2周开始出现抗体阳性,1~2月后滴度达高峰,最高可达1∶1280,抗体可持续数年,凝集效价1∶100或更高或者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的抗体滴度间升高4倍时具有诊断意义,并可以此排除与布氏杆菌的交叉反应。②反向间接血球凝集试验:具有早期快速诊断特点,经1~2h可出结果。③免疫荧光抗体法:可用于早期快速诊断,特异性和灵敏性好,1~2h可出结果。
4.皮肤试验:用稀释的死菌悬液或经提纯的抗原制备土拉菌素,接种0.1ml菌素于前臂皮内,经12~24h检查结果,呈现红肿时为阳性反应,第3~5病日即可出现反应,对临床诊断并不能排除以往患过本病的可能性,主要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5.肺型X线:示支气管肺炎。
查看更多关于猩红热的诊断检查方法有哪些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