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患者的日常保健措施
时间:2015-07-24来源:求医网
猩红热发病后一周左右,皮疹按出疹顺序先后消退,一般在2~4天退尽,病情严重的患者则一周左右才能退尽。猩红热患病后第一周的周末至第二周的初始,皮肤开始出现片状脱屑,通常颜面和颈部脱屑为糠屑状,躯干处脱屑为鳞片状,手掌和脚底脱屑则呈现手套或袜套状。猩红热皮疹消退后,不会在皮肤上留下任何疤痕和色素沉着,大多数患病患者随着皮疹消退,体温逐渐恢复正常。极少数猩红热症状严重,表现为高热、抽风、昏迷、甚至休克。有时可并发心肌炎、肾炎、风湿热、中耳炎、肺炎等疾病。
对猩红热病人进行严格隔离,在猩红热流行期间,勿带儿童出入公共场所。与猩红热有接触史的儿童,可服预防药,如大青叶或板蓝根或贯众,煎汤代茶饮。连服1周。猩红热病人卧室,保持安静。室内温度应在18-20℃为宜,湿度应在50%-60%之间,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应垂挂窗帘、门帘建议为红色。如无红色者也宜深色为佳,禁绝一切秽气、臭气及其他难闻的怪味。严禁焚烧纸类、布类,因这种气味可以使透泄正常的麻疹陷去,造成毒邪内陷的恶果,被褥要干燥洁净。饮食要清淡,多饮开水。
急性期猩红热应卧床休息,较大儿童用温淡盐水含漱;饮食以流质、半流质为宜;皮肤保持清洁,可予炉甘石洗剂以减少瘙痒。患者一定要卧床休息,多喝白开水,吃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如冬瓜汤,取新鲜冬瓜500克和少许盐,把冬瓜切成丝,放入锅内加水慢火煨汤,汤好后加一点点盐,适合小便短赤、口渴的猩红热患者;取适量白萝卜,洗净后切成丝。把切成丝的白萝卜酌情加葱油、白糖、盐拌匀,适合发烧后食欲不佳的患者;杨梅舌明显的患者,可服用参麦绿豆粥,方法为取沙参15克,麦门冬10克,绿豆500克,粳米50~100克,然后将沙参和麦门冬用水煎,取汁500毫升,与绿豆、粳米一起按常用的方法煨粥。
若猩红热患者为儿童,要将其指甲剪短,以防因搔痒而抓破皮肤。保持口腔清洁,咽部及时上药, 猩红热病人衣服及餐具等日常生活用品,应加以消毒。猩红热病后还需隔离,至鼻咽部分泌物化验两次阴性,一般为6-7天。
查看更多关于猩红热患者的日常保健措施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