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骨不全的临床分类
时间:2015-07-27来源:求医网
成骨不全是很罕见的一种疾病,很多人对它了解不多。成骨不全的症状还是很多的,也比较常见。尽管症状容易诊断,但是成骨不全的治疗没有什么很好的方法,因为成骨不全和遗传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成骨不全以骨骼发育不良,骨质疏松,脆性增加及畸形,蓝色巩膜及听力丧失为特征,但临床差异很大,重者出现胎儿宫内多发骨折及死亡,轻者至学龄期才有症状,并可存活至高龄。广泛采用的临床分类方法是 Sillence 的四型分类法。
一、Sillence等(1979)从遗传发生学角度将成骨不全分为四型,此种分型方法已得到学术界的认同。
1、1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蓝巩膜,只表现轻度骨畸形;
2、2相当于过去的先天型;
3、3为严重型,很多病例呈现宫内发育延迟,初生后即出现骨折,临床上出现严重的骨关节畸形,婴儿期表现蓝巩膜,儿童期以后则不显著,这一类型病人一般可以存活到成年;
4、4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无蓝巩膜,中度骨关节畸形,虽无宫内发育延迟,一般发育速度慢,身材矮小。
二、根据成骨不全病情轻重分类。
1、胎儿期发:病情严重,常见颅骨骨化不全,胎儿期已有多次骨折,大多是死胎或生后短期夭折。
2、婴儿期发:较少见,出生后可有骨折,以后较轻微的外伤,甚至无外伤都可造成多发性骨折,女性患者多于男性,蓝色巩膜及韧带松弛多见。
3、少年起发(迟发型):病情最轻,出生时可以没有骨折,儿童期容易发生骨折,到青春期后有自动改善的趋势,20岁前后可因耳硬化造成耳聋。
查看更多关于成骨不全的临床分类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