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瘤有哪些症状
时间:2015-07-27来源:求医网
一、胸腺瘤常见症状
消瘦、无力、胸骨后疼痛、胸痛、乏力、胸闷、反复感染、低热、麻痹、心慌
二、胸腺瘤症状
1、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是胸腺瘤患者最常伴随的疾病,30%~70%患者伴有重症肌无力,而重症肌无力患者中有10%~30%合并有胸腺瘤,发病年龄一般比单纯肌无力病人大10~15岁,比单纯胸腺瘤的平均发病年龄年轻一点,重症肌无力和胸腺瘤常同时出现,偶尔重症肌无力可在发现胸腺瘤以后若干年才出现,或者胸腺瘤切除术后数天或数年才出现,合并重症肌无力的胸腺瘤以混合型多见,其次为淋巴细胞型与上皮细胞型,梭形细胞型最少见,胸腺瘤可能有两种作用,一种是产生自家免疫反应,另一种是作为自身抗体能遏制自家免疫反应,如果切除了第一种反应的胸腺,有助于治疗重症肌无力,而切除了遏制自身免疫反应的胸腺瘤后,则产生或加重重症肌无力,Kimura报道了27例切除胸腺瘤后出现了重症肌无力,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的预后较单纯胸腺瘤为好,其可能原因在于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易早期发现。
2、红细胞再生不良症:
很多患者同时合并血小板及白细胞减少,骨髓细胞和巨核细胞生成正常,文献报道5%~7%胸腺瘤可合并红细胞再生不良症,有红细胞再生不良症的病人却有近半数合并胸腺瘤,合并红细胞再生不良症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免疫遏制有关,Jepson和Vas(1974)提出证据表明:胸腺廇患者血清中发现IgG抗体,IgG抗体遏制红细胞生成素和遏制血红蛋白合成,Beard(1978)报道:这类胸腺瘤病人的病理类型约70%为非浸润型的梭形上皮细胞型,切除肿瘤后,贫血症状可明显改善,但是比单纯的胸腺廇预后差。
3、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临床表现为反复感染,腹泻,肺炎,淋巴结炎,过敏反应延迟等,Good(1954) 首先报道胸腺瘤合并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其发现约10%患有丙种球蛋白不足的病人常合并胸腺瘤(特别是梭形上皮细胞型胸腺廇),Wald-man(1975)报道此类病人多见于老年人,主要是因为胸腺瘤病人中存在遏制丙种球蛋白合成的遏制因子T细胞,但是大多数此类病人循环血中T细胞数测定仍在正常范围,体外免疫学试验也在正常范围,并通过临床观察,认为切除胸腺瘤对改善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并不起作用,预后较差。
4、系统性红斑狼疮:
胸腺瘤伴发系统性红斑狼疮较为少见,Maggi(1991)报道214例胸腺瘤病人中,有2.5%的患者伴发系统性红斑狼疮,胸腺瘤切除对系统性红斑狼疮亦无明显改善,Ver-ley(1985)报道的200病例中发现1.5%胸腺廇病人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观察认为胸腺瘤切除对其没有影响,此类病人的预后差。
5、库欣综合征:
除胸腺瘤外还见于肺燕麦细胞癌,支气管和胃的类癌,胰腺癌和甲状腺样癌等,它们的提取液中,都证实含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有人用放射性免疫测定法证实,上皮细胞型胸腺瘤ACTH的含量颇高,电子显微镜下也证实瘤细胞内含有分泌颗粒。
6、伴发其他器官的肿瘤:
胸腺瘤患者较正常人易发生其他脏器的肿瘤,其中的机制尚不清楚,Lewis(1987年)总结了Mayo医学中心胸腺瘤病人的复诊资料,发现17%的胸腺瘤患者又发生了其他器官的肿瘤,肿瘤的发生一般在术后,但也有在发现胸腺瘤之前,提示早期行胸腺切除术,可能有助于预防胸腺以外的肿瘤发生。
7、胸腺瘤通常表现为前上纵隔肿块,它可在常规体检拍X线胸片时发现或因它们引起胸廓结构移位而出现症状时被发现,如咳嗽,呼吸困难,心悸及胸骨下和肩胛间剧痛,伴瘤症状的多样性(如重症肌无力,单纯红细胞系发育不全,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等)可预示胸腺瘤的存在,胸腺瘤极少发生在异常部位,如后纵隔,肺实质及颈部,异位现象与胸腺胚胎期发育缺陷有关,重症肌无力对诊断胸腺瘤有决定性的意义,血液系统检查也能帮助查明前纵隔肿瘤的性质,某些胸腺瘤,由于组织学表现不是特别典型,必须与前纵隔的其他肿瘤相鉴别,如血管外皮细胞瘤,纤维组织细胞瘤和纵隔内转移性腺瘤,免疫组化组织染色技术可以帮助鉴别,因为胸腺瘤上皮细胞有特殊的标记物,其阳性发生率为:细胞角蛋白100%,胸腺素β-3为89%,胸腺素α-1为80%,Th-3小鼠胸腺营养细胞78%,Leu-7为67%,人胸腺皮质上皮细胞(UH-1)60%。
三、胸腺瘤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可以诊断。
查看更多关于胸腺瘤有哪些症状的相关常识>>

肿瘤科疾病
- 多发性骨髓瘤
- 胃癌
- 结肠癌
- 软组织肉瘤
- 肿瘤与疼痛
- 肺癌
- 食管癌
- 食管良性病变
- 淋巴瘤
- 胃癌
- 结肠癌
- 肿瘤与疼痛
- 软组织肉瘤
- 直肠癌
- 肿瘤疾病
- 肺癌
- 甲状腺癌
- 食管癌
- 纵隔肿瘤
- 垂体腺瘤
- 脊髓肿瘤
- 颅内肿瘤
- 泌尿系肿瘤疾病
- 软组织肉瘤
- 胸主动脉瘤
- 乳腺癌
- 乳腺纤维腺瘤
- 肝癌
- 肝血管瘤
- 胰腺癌
- 妇科肿瘤
- 小儿血液肿瘤
- 小儿肿瘤
- 小儿骨肿瘤
- 眼眶病眼肿瘤
- 骨肿瘤
- 脊柱肿瘤
- 鼻咽癌
- 口腔颌面肿瘤
- 皮肤肿瘤
- 肾癌
- 前列腺癌
- 膀胱癌
- 黑色素瘤
- 间质瘤
- 宫颈癌
- 骨癌
- 胶质瘤
- 脑动脉瘤
- 听神经瘤
- 垂体瘤
- 颅咽管瘤
- 脑瘤
- 子宫癌
- 淋巴癌
- 卵巢癌
- 血管瘤
- 脂肪瘤
- 胰腺肿瘤
- 阴茎癌
- 贲门癌
- 脑胶质瘤
- 脂肪肉瘤
- 肺腺癌
- 肉瘤
- 非霍奇金淋巴瘤
- 舌癌
- 错构瘤
- 骨瘤
- 软骨瘤
- 甲状腺腺瘤
- 骨巨细胞瘤
- 软纤维瘤
- 神经胶质瘤
- 颈部血管瘤
- 软组织肿瘤
- 外阴肿瘤
- 非骨化性纤维瘤
- 残胃癌
- 早期乳腺癌
- 输尿管肿瘤
- 浆细胞瘤
- 食管平滑肌瘤
- 中耳癌
- 小肠肿瘤
- 胆囊肿瘤
- 骨髓瘤
- 骨样骨瘤
- 皮肤纤维瘤
- 霍奇金淋巴瘤
- 蔓状血管瘤
- 小儿血管瘤
- 脑垂体腺瘤
- 肾盂癌
- 睾丸肿瘤
- 胸腺癌
- 炎性乳腺癌
- 鼻血管瘤
- 肠癌
- 肠肿瘤
- 唇癌
- 大肠癌
- 胆管癌
- 胆脂瘤
- 腹部肿块
- 睾丸癌
- 结直肠癌
- 口腔癌
- 淋巴管瘤
- 鳞状细胞癌
- 毛囊瘤
- 脑血管瘤
- 尿道癌
- 气管肿瘤
- 上颌窦癌
- 肾错构瘤
- 肾肿瘤
- 嗜铬细胞瘤
- 外阴癌
- 外阴浸润性鳞癌
- 外阴平滑肌肉瘤
- 外阴乳头状瘤
- 外阴脂肪瘤
- 胃平滑肌瘤
- 纤维肉瘤
- 心脏内粘液瘤
- 星形细胞瘤
- 胸腺瘤
- 胸腺囊肿
- 牙龈癌
- 牙龈瘤
- 眼部肿瘤
- 胰腺囊肿
- 阴道癌
- 尤文氏肉瘤
- 原位癌
- 粘液表皮样癌
- 蛛网膜囊肿
- 胃肠道癌
- 胃恶性淋巴瘤
- 胃畸胎瘤
- 肠系膜动脉瘤
- 肠系膜囊肿
- 肠系膜肿瘤
- 肠血管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