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内翻(0型腿)

膝内翻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一般根据患者常态膝距和主动膝距两个指标,判断膝内翻的轻重程度。所谓常态膝距,指的是直立时两足踝部靠拢、双腿和膝关节放松时,双膝关节内侧的距离。主动膝距,指的是直立时两足踝部靠拢、腿部和膝关节向内用力并拢,双膝关节内侧的距离。膝内翻的诊断通常有骨骼触诊、骨骼视诊、婴幼儿肌肉骨骼系统检查等。
根据常态膝距和主动膝距的大小,"膝内翻"分为Ⅰ度、Ⅱ度、Ⅲ度和Ⅳ度。常态膝距在3厘米以下,主动膝距为0的属Ⅰ度,常态膝距在3厘米以下,主动膝距大于0的属Ⅱ度,常态膝距在3-5厘米之间的为Ⅲ度,常态膝距大于5厘米的属Ⅳ度。
骨骼触诊:
骨骼触诊是医生用对膝内翻患者骨骼进行系统的触诊,揭示机体正常和异常征象的临床诊断方法。 骨骼触诊检查过程:检查压痛部位、程度、范围,患部有无异常活动或异常感觉,如骨摩擦感、捻发感、肌腱弹跳等。新鲜骨折不故意做此检查。
骨骼视诊:
骨骼视诊是医生用自己视觉对膝内翻患者进行系统的观察和检查,揭示机体正常和异常征象的临床诊断方法。首先观察神志、面色、营养、发育、体型、肤色、皮温、出汗程度以及色素斑、静脉怒张程度,并且观察创面的肉芽、分泌物及周围组织情况。然后静态观察从前面、侧面、后面、站位、坐位、卧位,观察躯干及肢体的轴线、夹角、生理弯曲有无异常和畸形,两侧是否对称。 最后动态观察上肢梳头、打结、解扣等动作。躯干及下肢在站立、行走、伸屈、旋转、下蹲、跑跳时的姿势及步态。
婴幼儿肌肉骨骼系统检查:
婴幼儿肌肉骨骼系统检查是新生儿膝内翻体格检查项目之一。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新生儿肌肉骨骼系统的发育情况,发育不良的可以及早做出相应的处理。新生儿仰卧,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时,股部能完全外展到检查桌平面。外展受限,且当股骨头滑入髋臼时可摸及"弹响声",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主要体征。

- 友情链接:
- 膝内翻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