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白塞病(肠型白塞病)

肠白塞病的药物治疗方法
肠白塞病为全身性疾病,缓解和复发肠白塞病反复出现,应很好地掌握末梢血白细胞、血沉、C-反应蛋白、针刺反应等全身炎症状态。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反复肠溃疡出血、穿孔,以及术后肠溃疡复发、出现吸收不良、合并感染等预后不良,病死率约10。
(1)氨基水杨酸制剂:柳氮磺吡啶(SASP)是治疗肠白塞病的常用药物。文献报告单用柳氮磺吡啶(SASP)大多数患者可控制症状。该药口服后大部分到达结肠,经肠菌分解为美沙拉秦(5-氨基水杨酸)与磺胺吡啶,前者是主要有效成分,滞留在结肠内与肠上皮接触而发挥抗炎作用。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的一个或多个步骤,而遏制前列腺素合成,清除氧自由基而减轻炎症反应以及遏制免疫细胞的免疫反应。用药方法4g/d,分4次口服;用药3~4周症状缓解后可逐渐减量,然后改为维持量2g/d分次口服,维持3个月至1年。
(2)糖皮质激素:皮质激素一般在炎症明显时或对氨基水杨酸制剂疗效不佳者使用。基本作用机制为非特异性抗炎肠白塞病和遏制免疫反应。一般在急性期泼尼松(Prednisolone)口服40~60mg/d,炎症控制后逐渐减量到10~15mg/d,注意减药速度不要太快以防反跳,减量期间加用氨基水杨酸制剂逐渐接替激素治疗,长期使用对出现眼症者会促使其恶化。
(3)免疫遏制药:免疫遏制药试用于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对糖皮质激素依赖的慢性活动性肠白塞病病例,加用这类药物后可逐渐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甚至停用。
(4)其他药物:眼症出现时可应用秋水仙碱(colchicine)每天0.5~1.0mg,口腔溃疡可使用激素软膏涂布,此外肠白塞病还可以试用左旋咪唑、转移因子等,临床评价不一。

- 友情链接:
- 肠白塞病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