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气囊肿的临床表现有什么
时间:2015-08-11来源:求医网
肠气囊肿又称为囊样肠积气,是胃肠道的黏膜下或浆膜下出现气性囊肿,它可累及从食管至直肠的全部或部分胃肠道,但临床主要发病在小肠和结肠,亦可发生于肠系膜、大网膜,肝胃韧带和其他部位。肠气囊肿自觉症状轻,含糊,可能长期没有得到治疗,多数肠气囊肿是继发于溃疡合并幽门梗阻,炎症性肠病,胃肠道肿瘤以及慢性肠梗阻等,其症状则主要为原发疾病的表现,少数特发性肠气囊肿症,在疾病某一时期可出现胃肠症状,也有偶然在体检或其他疾病的相关检查时发现者,主要症状为便血和腹痛。
细菌学认为肠气囊肿细菌进入肠壁的黏膜下层引起肠道气囊肿病,在豚鼠肠壁注入产气的革兰阴性杆菌发生肠气囊肿病,婴儿死于肠气囊肿患者,在其囊肿内可培养出此菌,吸氧治疗后气囊肿可消失,提示发病可能与产气的厌氧菌有关。
便血多见泡沫状血便,黏膜下肿瘤样隆起的病变顶部的黏膜菲薄发生出血。腹痛多在下腹部或左季肋部,疼痛程度轻。其他还可出现腹胀,便秘,腹泻,体重下降和里急后重,如肠气肿位于小肠而广泛,可发生吸收不良综合征。
有学者认为肠气囊肿是淋巴管扩张,正常淋巴液中含有碱性碳酸盐,当其与肠腔内发酵的酸性产物接触时,即分解出二氧化碳,后者又被血中的氮气所取代,以致气囊肿内的氮气含量占70%以上,已知用精白米喂养的猪可发生肠气囊肿,以素食为主或幽门梗阻的患者较易发生本病,故发病可能与营养失调有关,亦有学者提出机械性理论不能解释空气在淋巴管内积蓄之过程,而营养缺乏理论不能说明空气在淋巴管内如何排出,因此认为机械性梗阻与营养不良两种因素同时存在始能产生。
查看更多关于肠气囊肿的临床表现有什么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