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骨症(暂无)

氟骨症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慢性氟中毒早期有牙釉质失去色泽变暗或呈斑点石灰状,晚期往往有慢性咳嗽,腰背及下肢疼痛,骨质硬化,肌腱,韧带钙化和关节囊肥厚,骨质增生,关节变形等。氟骨症分度包括三种,有Ⅰ度-只有临床症状而无明显体征的氟骨症患者;Ⅱ度-有骨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等典型临床表现,但能参加一些劳动者;Ⅲ度-丧失劳动能力的氟骨症患者。典型的氟骨症诊断方法如下:
1.生活于并饮用高氟水的地方性氟骨症流行地区两年以上,或患有氟斑牙者。
2.临床表现符合典型氟骨症的症状和体征者。
3.放射学检查发现有骨骼特异性改变者。
4.有诊断意义的实验室检查阳性者。
5.骨活检符合氟骨症者。
6.分级(度) 一般可按下列标准进行分度:
Ⅰ度:只有临床症状而无明显体征。
Ⅱ度:有骨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等典型临床表现,但能参加一定的体力劳动。
Ⅲ度:丧失劳动能力者。
7.氟骨症的X线诊断分型与分度:X线照片要求骨纹显示清晰,至少包括骨盆及侧前壁,小腿正位。
(1)分型:按骨密度和结构的主要改变可分3型
①硬化型:骨密度增高,骨小梁增粗,融合骨皮质增厚,髓腔变窄或消失。骨间膜及周围韧带骨化。
②疏松型:骨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骨质有不同程度的吸收脱钙或造成骨骼变形。骨间膜或骨周韧带骨化。
③混合型:兼有以上两者特点(同时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及骨吸收)或松质骨呈网状或囊状结构,皮质骨结构松散,单位面积内骨小梁数目明显减少。
(2)分度:以上3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可分为早期改变及轻,中,重3度。
①早期改变:长骨骨端,骨盆骨仅见明显成片的点状纹理或有增粗紊乱的骨纹。四肢长骨皮质缘可出现两处以上幼芽破土状骨疣,桡骨脊处多呈波浪状增生。
②轻度:骨密度较正常略高,骨小梁粗密,出现骨斑,骨小梁变细,密度减低。肌肉韧带附着处出现尖状骨化,骨间膜明显增生。
③中度:骨密度明显增高,皮质增厚,骨小梁增粗,部分融合;或有皮质变薄,骨小梁细而稀,密度降低,或骨小梁稀疏,但纹理粗大,密度增高。骨间膜及骨周韧带有较大范围之骨化。
④重度:骨小梁增粗,大部分融合成片,髓腔,皮质界限不清;或骨质疏松呈斑片状吸收,皮质骨部分中断消失,骨变形较明显。骨间膜及周围韧带骨化更明显,可成桥形,并可出现其他软组织(如血管)的钙化影。

- 友情链接:
- 氟骨症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