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囊肿的检查诊断方法有哪些
时间:2015-09-01来源:求医网
骨囊肿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肿瘤样骨病,在临床上多无自觉症状,在发生病理骨折后经X线检查时才被发现,辅助检查方法有以下几种:
1、病理检查:在病理学上囊肿大小多在3~10 cm之间,好发于长骨干骺端呈圆形或椭圆形,有的呈柱状与骨干长轴一致,囊腔内含有棕黄色透明液体或血性液体,其构成与血清相同,内壁覆盖一层薄而光滑的纤维结缔组织膜。
2、X线检查:X线平片上主要表现为膨胀性骨破坏,位于髓腔中央,周围有薄层硬化环包绕。
3、CT检查:CT表现位于骨髓腔中央的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灶,水样密度,呈囊性膨胀,偶可见病灶内密度稍高,提示有出血可能。
4、MRI检查:MRI表现典型,病变边界通常光整,信号强度则完全取决于液体内的蛋白含量,一般囊肿液在T1WI上呈非常均匀的低信号,在T2WI上呈非常均匀的高信号,蛋白含量越低则信号强度越接近于水,蛋白含量高则在T1WI上略高于水而在T2WI上略低于水。
骨囊肿多见于儿童及少年,好发于长骨干骺端。无明显症状,或有轻微疼痛和压痛,病理性骨折可为最早症状和体征,或经X线摄片发现病变。X线摄片显示长骨干骺端有椭圆形密度均匀的透明阴影,病变局限,与正常骨质间有明显界线,骨皮质膨胀变薄。病理检查可确诊。
查看更多关于骨囊肿的检查诊断方法有哪些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