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怎么治疗前列腺炎
时间:2015-09-14来源:求医网
中医认为前列腺炎与思欲不遂或房劳过度,相火妄动,或酒色劳倦、脾胃受损、湿热下住、败精瘀阻等因素有关,与心、脾、肾等脏腑关系密切,临床上脾肾亏虚为本,湿热瘀结为标,标本相夹为患,互相影响,使病情错纵复杂。而中医治疗前列腺炎时,采取辨证论治。
1. 湿热下注:湿热下注是前列腺炎的重要因素之一。湿热之邪,可由外侵,亦可由内生。外侵者可冈外感湿热火毒,蕴结不散,湿热秽浊之邪下注;或者外阴不洁,包皮过长,藏污纳垢,或者性交不洁,湿热之邪从下窍侵淫,留于精室,清浊混淆,精离其位而成前列腺炎。内生者可由嗜食肥甘酒酪和辛辣之品,积湿生热,下注膀胱,导致前列腺炎的发生。当归、虎杖、车前子、牛膝、草藓各15克,浙贝母8克,败酱草、生苡薏仁、红藤各25克,炮附片3克,瞿麦、栀子、皂刺各8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有清热利湿,凉血活血之功效。
2.气滞血瘀:或由湿热之邪长期不得清利,相火久遏不泄,精道败精瘀阻;或由情志不调,抑郁伤肝,肝失疏泄;气血流行不畅,经脉受阻,气血瘀滞;或由感受寒邪,与血博结,厥阴之络受损,气滞血瘀,运行不畅,故而发生前列腺炎。当归、茯苓、白术、虎杖、泽兰各12克,白芍、柴胡、台乌、青皮、皂刺各8克,浙贝母6克,甘草5克,败酱草、生苡薏仁、合欢皮、红藤各25克。用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有疏肝理气,利湿活血之功效。
3.肾气亏虚型:前列腺炎患者多有小便频数、余沥不尽、尿末滴白、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阳痿、早泄等症状。偏阳虚者,可伴有形寒肢冷、小便清长、舌质淡胖、脉沉无力的症状偏阴虚者,可伴有五心烦热、小便短少、舌红少苔、脉细而数的症状。在治疗上,偏阳虚者应选用温肾助阳的药物,如肉桂、附子(先煎)、杜仲、熟地、山药、枣皮、枸杞子、丹参、仙茅、川断各10克,炙甘草5克。
温馨提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忌食辛辣,适当节欲,少骑或不骑自行车,配合温水坐浴,前列腺局部按摩等辅助疗法,可提高疗效。
查看更多关于中医怎么治疗前列腺炎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