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诊断小儿心肌病
时间:2014-10-11来源:求医网
据统计,由于现在科技的发达,患有小儿心肌病的患者逐年增加,这使很多家长都慌了神。小儿心肌病可由感染性及其他原因引起。感染性心肌病包括病毒、细菌、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及寄生虫感染,其中以病毒性心肌炎最多。病情轻重不一,重者可因急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死亡,轻者症状不明显,至慢性期形成扩张型心肌病始发现。那么,我们如何自我诊断小儿心肌病那?下面听听专家是如何解释的。
1、病原学诊断小儿心肌病的依据:
(1)确诊指标:自患儿心内膜、心肌、心包(活体组织检查、病理)或心包穿刺液检查,发现以下之一者可确诊心肌炎由病毒引起。①分离到病毒。②用病毒核酸探针查到病毒核酸。③特异性病毒抗体阳性。
(2)参考依据:有以下之一者结合临床表现可考虑心肌炎系病毒引起。 ①自患儿粪便、咽拭子或血液中分离到病毒,且恢复期血清同型抗体滴度较第1份血清升高或降低4倍以上。②病程早期患儿血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③用病毒核酸探针自患儿血中查到病毒核酸。
2、临床诊断小儿心肌病的依据:
(1)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或心脑综合征。
(2)心脏扩大(X线、超声心动图检查具有表现之一)。
(3)心电图改变:以R波为主的2个或2个以上主要导联(Ⅰ、Ⅱ、aVF、V5)的ST-T改变持续4天以上伴动态变化,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 导阻滞,完全性右或左束支阻滞,成联律、多形、多源、成对或并行性期前收缩,非房室结及房室折返引起的异位性心动过速,低电压(新生儿除外)及异常Q波。(4)CK-MB升高或心肌钙蛋白(cTnI或cTnT)阳性。
3、分期诊断小儿心肌病的依据:
(1)急性期:新发病,症状及检查阳性发现明显多变,一般病程在半年以内。
(2)迁延期:临床症状反复出现,客观检查指标迁延不愈,病程多在半年以上。
(3)慢性期:进行性心脏增大,反复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病情时轻时重,病程在1年以上。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如何诊断小儿心肌病的全部内容,说了这么多希望能帮到各位家长朋友。专家表示,治疗小儿心肌病一定要去相关优秀医院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体质及病情严重程度制定最适合患者的医疗方案,患者只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遵从医生嘱咐按时吃药,这样就可以尽快将小儿心肌病治愈。
查看更多关于如何诊断小儿心肌病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