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心律不齐
时间:2015-02-02来源:求医网
心律不齐主要是指心跳过快或过慢,超出了正常的范围的一种现象。大部分是由精神紧张、吸烟、饮酒、过劳、失眠等引起,多见于心脏病患者。以下小编来为大家介绍预防心律不齐的几个方法。
1、稳定的情绪:保持稳定的情绪,放松心情,不过度紧张。精神过度紧张可诱发心律不齐,因此,患者较好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避免喜怒无常等。
2、合理用药:患者宜有针对性的用药,用药时不宜自行更改药量和种类,否则容易导致意外风险。按时服用抗心律不齐药物,并注意用药后的反应。
3、预防诱发因素:确诊为心律不齐后,患者往往精神更加紧张和焦虑,希望尽快通过药物来控制心律不齐症状,但与此同时完全忽略了疾病的诱发因素,这十分不利于防治。
4、自我监测:心律不齐发生时,往往很难从临床上检测出来,而能及时发现这一现象的往往是患者本身。对于一些先兆症状,如果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可有效减少疾病发生。
5、定期检查身体:定期检查心电图、电解质、肝功能等,因为服用抗心律不齐药物容易影响电解质和身体器官功能。用药后定期复诊有助于观察药效,调整适合患者的用量。适当补充紫一辅酶Q10,能有效预防和治疗心律不齐。
6、生活要规律: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因为长期失眠会诱发心律不齐。日常可适度参加运动锻炼,但要注意控制量和强度,不要勉强自己运动,尤其是不要参加剧烈的竞技类运动。
查看更多关于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心律不齐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