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律失常的症状表现
时间:2014-10-12来源:求医网
据统计现在患有小儿心律失常的人非常的多,人们虽然都知道小儿心律失常是一种病,但是对于小儿心律失常的症状并不了解,结果错过了较好的治疗时期。其实小儿心律失常是由于疲劳、紧张、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等所引起,小儿症状较成人为轻,常缺乏主诉,个别年长儿可叙述心悸、胸闷、不适。早搏次数因人而异,同一患儿在不同时间亦可有较大出入,这些都是小儿心律失常的症状表现,专家指出,治疗小儿心律失常一定要对其的症状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对症下药,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那么,小儿心律失常有什么症状表现那?下面请专家详细为大家解答。
小儿心律失常的主要症状表现如下:
1. 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
小儿心律失常出于先天性的为多。如果小儿在胚胎发育时出现房室结区和房室束不相互连接,出生后可出现先天性的房室传导阻滞。Ⅰ度一般无症状,心电图仅表现为P-R间期延长;Ⅱ度患者可出现心脏漏跳症状;Ⅲ度患者因为心率过慢,可出现急性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并会危及生命。
2. 窦性心律失常最常见
是小儿心律失常最常见的一种,其次为异位心律及传导阻滞。窦性心律失常中又以窦性心动过速占多数,窦性心律不齐也很常见,患者表现为吸气时心率增快,深吸气时更明显,吸气末期心率减慢,常在激烈运动、发热、哭闹烦躁、情绪不安时出现,应用阿托品后心律不齐可消失。小儿异位心律中过早搏动发病率最高。传导阻滞中以第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病率最高。
3. 新生儿心律失常症状
约60%的儿童发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约5%- 10%患者原有预激综合征,以1岁以内幼儿多见,随着其年龄增大,发育逐渐完善,症状可减轻或消失。新生儿期的小儿窦性心律很不稳定,并且在婴儿期容易发生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紧张、哭闹、运动或体温过高时。
4. 学龄期心律失常症状
学龄期儿童多见窦性心动过缓、游走性心律失常和不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关于小儿心律失常症状的全部内容介绍,希望能帮到各位患者朋友。专家指出,治疗小儿心律失常一定要去正规医院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法,医生会根据患者体质及个人病情严重程度制定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这样才能尽快将其治愈。
查看更多关于小儿心律失常的症状表现的相关常识>>
- 小儿心律失常治疗方法 |
- 小儿心律失常病因 |
- 小儿心律失常饮食 |
- 小儿心律失常专家 |
- 小儿心律失常医院
- 小儿心律失常治疗指南 |
- 小儿心律失常症状 |
- 小儿心律失常检查 |
- 视频 |
- 小儿心律失常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