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患有肚脐疝气时应该怎么办
时间:2015-11-25来源:求医网
宝宝患有肚脐疝气时应该怎么办?宝宝肚脐疝气的常见原因就是由于脐带脱落后,脐孔两边的腹直肌尚未合拢,一旦腹腔内压力增高,腹膜便向外突出而造成疝。所以家长在生活中一定要多多注意自己孩子的身体状况,一旦出现异常,就要及时的带宝宝前往医院进行检查以及治疗,以免耽误了宝宝的治疗,下面我们来看看宝宝患有肚脐疝气时应该怎么办。
尽管新生儿断脐后在腹壁形成一薄弱区,但随着宝宝的发育,腹壁肌肉逐渐增强,脐环缺损会逐渐变小,加上小儿无端哭闹的减少,典型肚脐疝气绝大多数可在1-2岁间自愈;此外,肚脐疝气嵌顿的机会远低于腹股沟斜疝,即使嵌顿也容易复位,故肚脐疝气一般无须特殊处理,医生只是给予解释。对部分较特殊的病例采用如下的方法。
个别脐环偏小,小儿又爱哭闹,屡发肚脐疝气嵌顿者,可试用“胶布粘贴法”,以加速脐孔闭合。粘贴胶布应为医用胶布,宽约5厘米,长度超过病儿腰围6-10厘米,一侧胶布端剪小像舌头样伸出(长约5厘米),另侧胶布中间开横口,以便让对侧舌头样胶布插入后粘贴。胶布经过的腰背部可内垫纱布,粘贴时必须使疝囊空虚或呈内陷状态。一般1-2周更换1次,可连续贴用3-6月。使用中注意保护皮肤,防止起泡糜烂。粘贴要领是适度贴紧,每次粘贴均使脐现变小,以促使脐称愈合。为防止胶布滑脱,外面也可加弹性带(松紧带),由于胶布粘贴有一定的难度和合并症,以上操作应由医务人员完成。另一种方法为"弹性腹带",此法对新生儿、小婴儿尤为适用,可先选用,通常白天佩带,夜睡时松下,并经常调节松紧度,以起到既防止肚脐疝气过分膨出,又保证小儿饮食入量和腹部发育。弹性腹带操作较简便,家长完全能够胜任,而且受到过分忧虑的家长(特别希望宝宝能得到治疗)的欢迎。有些家长沿用旧习,采用大铜钱或硬币以布带勒紧腹部,企图挡住肚脐疝气膨出,既无疗效,还可能造成损伤,所以应弃之不用。
若病儿2-4岁以后肚脐疝气仍不愈合、或脐环径较大(超过2厘米),或内脏与肚脐疝气疝囊有粘连(疝内容不能完全复位)以及少数不典型疝持久不愈者,可考虑肚脐疝气修补术。
随着年龄的增长,疝环口也会逐渐缩小,一般在2岁以内部可自然闭合,因此只要没有腹痛,呕吐(肠子被环口夹住)或局部感染,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如果肚脐疝气较大,为了加快其愈合,可取一条宽约4-5厘米的松紧带,在其中心处用布固定半只乒乓球,球的凸面对准脐孔,使肠子不再突出,松紧带两头用可调节长短的扣子固定,压力应保持在既能保证肠子不再突出,而又不影响呼吸和吃奶为准,使用后每2-3小时检查一次,以防止皮肤擦伤。
以上就是关于“宝宝患有肚脐疝气时应该怎么办”的相关介绍,因为婴儿的腹部呈圆形,绷带过紧会造成局部皮肤坏死,所以还是应该用乒乓球压迫,这样既安全效果又好。希望上述的文章会对广大的患儿家长有所帮助。
查看更多关于宝宝患有肚脐疝气时应该怎么办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