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疾病有什么临床症状反应
时间:2014-10-14来源:求医网
据统计,现在患有出血性疾病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在这些人群之中有很多患者对于出血性疾病并不了解,结果就选择跟风治疗,导致治疗没有效果,是病情越来越重。其实,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不同部位出血,但是它的类型非常的多,所以患者在治疗该病之前,一定要多了解出血性疾病的症状表现,这样才能选择较好的治疗方法。那么,出血性疾病在临床上有什么症状表现那?下面请有关专家详细为大家解答一下。
出血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不同部位的出血。对于出血性疾病进行初步评估时,详细询问患者的出血病史,家族史、症状并仔细检查患者的出血体征等对于患者的诊断非常在采集病史是应注意患者的性别、出血时年龄、出血频度、药物、手术、外伤史、无家族史等。
出血性疾病的临床表现症状:
一、皮肤黏膜下出血
各种出血性疾病特别是血管及血小板疾病,最常见、最易发现的症状和体征是皮肤、黏膜下出血。其表现因出血程度、范围及出血部位不同而呈现下列类型。
(1)出血点指皮肤上直径2mm以内的出血,多如针头大小,通常不高出皮面,按压不退色。早期呈暗红色,1~2周内完全吸收。出血点可散在分布全身各部位,以四肢较多见,躯干下部较常见。
(2)淤斑为直径5mm以上的皮下片状出血,分布部位与出血点、紫癜相同。单发及多发小片状淤斑,一般提示为血管或血小板疾病;大片淤斑常见于严重血小板减少或功能缺陷及严重凝血功能障碍。
(3)鼻出血血小板疾病、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常见。但高温、气候干燥情况下,正常人也可出现鼻出血。如只有一侧鼻腔出血,局部血管因素要比凝血功能障碍的可能性大。
二、深部组织出血
深部组织出血常见于较深皮下、肌肉、关节腔及浆膜腔等部位。
(1)血肿较深部皮下、肌肉及其他软组织出血。血肿较大时可引起胀痛,压迫邻近组织器官引起疼痛及功能障碍等。
(2)关节出血常见于负重关节如膝、踝、肘、腕及髋关节等。早期可见关节肿胀、疼痛,关节穿刺可抽出不易凝固的陈旧性血液。反复关节出血可导致关节长期性畸形及严重功能障碍。
三、内脏出血
内脏出血临床可表现为咯血、呕血、便血、血尿、引导出血及中枢神经系统出血,出血量较大。除相应器官、系统症状外,还可伴有失血引起的循环障碍,甚至休克等症状。主要见于重症血小板减少症及凝血因子缺乏症。
温馨提示:治疗出血性疾病之前,患者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出血性疾病的症状表现,这样才能根据其症状采取相对应的治疗措施,患者治疗出血性疾病的时候一定要去正规医院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法,这样才能保证治疗的效果。
查看更多关于出血性疾病有什么临床症状反应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