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崩症患者怎么治疗效果较好
时间:2015-12-02来源:求医网
尿崩症是下丘脑—垂体后叶病变造成的一种疾病,临床上,隐性遗传性肾病、低钾血症、高钙血症都可能引起尿崩症的发病。据临床调查,普通康复疗法可治疗尿崩症,但是肿瘤引起的尿崩症患者应进行放射或手术治疗,感染引起者则宜采用相应的各种抗感染治疗。那么,尿崩症患者怎么治疗效果较好?建议尿崩症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不错。
尿崩症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
一、尿崩症患者的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尿崩症属消渴中的上消和下消,以肺胃两脏虚证为主,总的治疗原则是滋肾养阴,益气生津,可选用知柏地黄丸、生脉饮、缩泉丸等中成药配合西药应用,也可根据辨证分型选方用药。
1、气阴两虚型:
烦渴多饮,多尿,体瘦乏力,心慌气短,恶心呕吐;舌红苔黄,脉细数。治宜益气养阴,清热生津。从生脉散、竹叶石膏汤化裁,酌加固摄肾气之品,党参、麦冬、五味子、竹叶、生石膏、黄芪、山药、益智仁、肉苁蓉、白芍、生地、知母、山萸肉等。
2、肺胃阴虚型:
烦渴多饮,多尿,口干舌燥,喜冷饮;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宜清肺养胃,止渴生津。用白虎加人参汤加味,生石膏、知母、甘草、党参、天花粉、生地、藕汁、鲜石斜、乌梅、黄连、天冬、麦冬等。
3、阴阳俱虚型:
烦渴多饮,尿频量多,五心烦热,腰膝酸软,畏寒乏力,遗精阳痿,月经紊乱;舌红苔黄,脉细弱。治阴阳并补。对偏肾阴虚者用六味地黄汤加减,生地、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麦冬、五味子、玄参、花粉、桑螵蛸、甘草。对偏肾阳虚者用金匮肾气丸加减:熟地、山药、山萸肉、茯苓、肉苁蓉、肉桂、附子、枸杞子、黄芪、五味子、人参、甘草。
二、尿崩症患者的西医治疗的方法:
原发性垂体性尿崩症采用替代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替代治疗用于完全性垂体性尿崩症,加压素制剂有下列各种剂型。
1、水剂加压素:皮下注射,每次5~10u,作用时间仅4~6小时,适用于诊断和暂时尿崩症的治疗。
2、长效尿崩停:为油剂注射液,每ml含5u,从0.1ml起,逐步增至0.5~0.7ml/次。深部肌肉注射1次可维持3~5天,切勿过量以引起水中毒。
3、粉剂尿崩停:每次鼻吸入20~50mg,4~6小时1次。长期应用可引起慢性鼻炎而影响吸收。
4、人工合成ddavp(1-脱氨-8-右旋精氨酶血管加压素)抗利尿:作用较强,作用时间长,无升压副作用。可由鼻粘膜吸入,每日2次,每次10~20μg。可用于妊娠尿崩症。
5、新抗利尿素纸片:每片含adh 10μg,可日间或睡前舌下含化,有一定疗效。
关于“尿崩症患者怎么治疗效果较好”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尿崩症的具体治疗还需要确诊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另外,尿崩症患者在治疗的同时,患者因多饮多尿影响睡眠和食欲,白天容易疲倦,要注意保持安静舒适的环境,应注意保证患儿休息,给予营养丰富的低盐饮食。饭前少饮水,代以有营养的汤或饮料。
查看更多关于尿崩症患者怎么治疗效果较好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