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再生障碍性贫血用什么药
时间:2015-12-07来源:求医网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在临床上的常见病,该病的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及感染,由于这种疾病的致死率非常高,所以患者在发现自己患有这种疾病时,一定要及时的前往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以免耽误了自己的病情,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会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人身上的疾病,那么,老年再生障碍性贫血用什么药?下面我们就来针对这个问题来进行详细的介绍。
1、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是被免疫的动物马和兔的血清提取制备。在欧洲,用人胸导管淋巴细胞做抗原制备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在美国,用手术中切除的儿童胸腺细胞制备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活性用体外溶解淋巴细胞的溶解单位表示,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用毫克(mg)表示。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现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有效后,有关文献报道很多,综合北美和欧洲报告,约半数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应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后有血液学改善,多为不依赖输血和中性粒细胞增加而减少了感染。有效率依判断标准不同在20%~55%不等。病毒感染相关及药物相关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对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同样有效,并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或雄激素并不能提高疗效。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应用的疗效在几个月后出现,可能全面改善血象,有时血小板、红细胞改善较白细胞晚。通常粒细胞计数恢复在治疗1~2个月后出现,多在2~3个月内患者不需再输血,在3个月后仍可能有继续改善。患者应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后长生存期与治疗后3个月患者的好转程度明显相关。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疗效可能与疾病程度特别是白细胞减少程度呈负相关。
2、环孢素(环孢素A):环孢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与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疗效相当,其最适剂量尚无定论。美国常用大剂量环孢素,成人12mg/(kg d),儿童15mg/(kg d),同时其剂量按血浆CsA和血肌酐浓度调整。欧洲采用小剂量,成人3~7mg/(kg d),报道疗效与大剂量相等,血液学改善常在用药数周和数月后出现,疗程为6个月,一些患者需用维持治疗。缓解常为持续性,但部分患者停药后可复发,但再度应用环孢素大多数仍有效。环孢素的主要毒性反应为高血压和氮质血症,其次为多毛和牙龈增生。环孢素可引起慢性肾病,常在年龄大患者出现,其特点为肾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萎缩,因而血清肌酐水平上升是减少剂量的指征。环孢素引起肾脏病变大多为可逆性,停药后可恢复。环孢素特别是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并用时可使患者处于一过性免疫缺陷状态,易发生条件致病菌感染,临床应予以注意。
以上的文章就是针对于“老年再生障碍性贫血用什么药”的相关介绍,相信大家看后一定会有所了解了,在这里可以告诉老年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是,及时有效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希望每一位老年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都可以尽快康复。
查看更多关于老年再生障碍性贫血用什么药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