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器官狭窄需要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时间:2015-12-09来源:求医网
腰椎器官狭窄的是椎管管径小造成椎内神经受压,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器官狭窄可导致狭窄的椎管内静脉压力增加,椎管内出现炎性水肿,发生粘连,马尾神经缺血及神经炎症出现,这是产生临床症状的重要原因。腰椎器官狭窄一般通过临床表现和器械检查可确诊,但是需要与一些类似疾病进行鉴别,以免误诊误治。
腰椎器官狭窄需要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1、血管源性跛行
这些患者间歇性跛行的症状和腰椎器官狭窄症非常相似,常常导致误诊。血管源性跛行患者症状不受姿势影响,典型症状的患者甚至无法耐受行走或骑车,通常一侧下肢的症状更加严重,有时候会伴有一侧下肢发凉的症状,体格检查会发现股动脉血管杂音或者外周动脉搏动减弱,血管超声或其他血管检查可以发现异常。有时候两种疾病的鉴别很困难,特别是二者并存的时候,需要请血管外科医生会诊。
2、其他腰椎退变性疾病
很多患者常常合并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腰椎不稳等病变,都表现为腰腿痛,但各有特点,除了从症状上区别外,更主要的是从影像学上鉴别,以免遗漏。
(1)炎症性病变
脊柱结核、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也会引起腰腿痛,如果发现症状不是典型的腰椎器官狭窄症状,需要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甚至抽血化验来鉴别。
(2)肿瘤性病变
肿瘤的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当肿瘤突破椎体侵犯和压迫临近的软组织、神经和脊髓,椎体病理性骨折,以及脊柱的稳定性受到影响时,就会出现以腰背痛,腿痛为主的症状。肿瘤引起的腰痛常常异常剧烈,难以忍受,卧床休息和改变体位常常不能缓解,逐步加重,尤其在夜间更加疼痛,难以入睡。肿瘤还有原发肿瘤的症状或手术史,伴有全身消瘦,体重短期内明显下降,食欲差,疲乏等全身表现。通过X线,CT,MRI,同位素骨扫描等明确椎体骨质破坏的形态、部位等多数患者就可明确诊断。
3、脊柱骨折
以前有过脊柱骨折病史或者近期有外伤史的病人,特别是绝经后女性,轻微外伤即可发生骨折,出现腰腿痛需警惕出现骨折后遗症或者发生了新鲜骨折。
因此腰腿痛症状不一定就是腰椎退变性疾病带来的。如上所述,由于大量的疾病都能引起腰腿痛,而X线上显示的腰椎退行性病变在中老年人中又十分普遍,所以这些疾病的鉴别需要有丰富骨科临床经验的医师才能做出,有时需要相关科室的医师会诊讨论才能作出明确诊断。
查看更多关于腰椎器官狭窄需要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诊断的相关常识>>
推荐阅读
- 腰椎器官狭窄治疗方法 |
- 腰椎器官狭窄病因 |
- 腰椎器官狭窄饮食 |
- 腰椎器官狭窄专家 |
- 腰椎器官狭窄医院
- 腰椎器官狭窄治疗指南 |
- 腰椎器官狭窄症状 |
- 腰椎器官狭窄检查 |
- 视频 |
- 腰椎器官狭窄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