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的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
时间:2016-01-14来源:求医网
肺气肿的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肺气肿是一种发病比较缓慢的肺部疾病,由于早期症状不是很明显,所以导致患者发现该疾病的时候已经错过了较好的治疗时机,但是肺气肿患者不必过于担心,因为肺气肿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中医疗法是常用到的一种,中医疗法治疗肺气肿没有副作用,还会调理患者的身体,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介绍一下。
一、肺肾气虚型肺气肿
症状:喘促日久,倚息不能平卧,呼多吸少,声低气怯,气不得续,动则喘促更甚,胸闷,心悸,咳嗽,痰多清稀或白如沫,形寒肢冷,夜尿多,重者面青唇暗,舌淡或紫暗,苔白,脉沉细数无力或结代。
辩证分析:久病肺肾两虚,不能主气,纳气故倚息不能平卧,呼多吸少,声低气怯,气不得续。劳则伤气,故动则喘促更甚。寒饮伏肺,肾虚水泛则痰多清稀或白如沫。肾阳虚,形体失于温养则形寒肢冷,不能蒸化水液,故夜尿增多。肺病及心、心气虚弱则心悸。肺失治节,不能助心运行血脉,血行瘀滞则面青,唇紫舌暗。阴盛阳衰,搏血无力,遂勉力亢奋而为之乃呈数象,脉虽数但沉细无力。
方药:平喘固本汤和补肺汤加减,前方补肺纳肾、降气化痰,用于肺肾气虚。动则喘甚有痰者。后方功在补肺益气,用于肺气虚弱、喘咳短气不足以息者。阳虚甚,形寒肢冷,夜尿多,舌淡加熟附片、肉桂、钟乳石。
二、痰浊壅肺型肺气肿
症状:咳嗽痰多,色白粘腻或呈泡沫状,喘促气急,稍劳即著,怕风易汗、脘痞纳少,倦怠乏力,舌质偏淡,苔薄腻或浊腻,脉小滑。
辩证分析:肺虚脾弱,痰浊内生,上逆干肺则咳嗽,痰多色白粘腻,痰从寒化而成饮,则痰呈泡沫状。肺气虚弱复加气因痰阻,故喘促气急,稍劳即著。肺虚卫外不固则怕风易汗。脾虚气弱,健运失常,故脘痞纳少,倦怠乏力,舌质偏淡,苔浊腻,脉小滑为肺脾气虚,痰浊内蕴之候。
方药: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加味。苏子降气汤降气化痰平喘、偏温,以“上盛”兼有“下虚”,寒痰喘咳为宜。三子养亲汤理气豁痰平喘,偏降,以痰浊涌盛,肺实喘满为宜。痰多喘急,胸满不能卧,加葶苈子泻肺化痰。
三、肺肾阴虚型肺气肿
症状:喘促气短,动则喘甚,咳嗽痰少,质粘难以咯出,面红烦热,口咽干燥,手足心热,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辩证分析:久病肺肾俱虚则喘促短气,动则喘甚。肺肾阴虚,虚火灼津为痰,见咳嗽,痰少,质粘,难以咯出。真阴衰竭,孤阳上越,气失摄纳,见喘急面红烦热,口咽干燥。阴虚内热则手足心热,潮热汗出。舌红,少苔。脉细数为阴虚火旺之象。
方药:生脉散与都气丸加味。肺阴亏虚,虚火上炎,口咽干燥加元参、沙参、玉竹、百合以清热养阴生津润燥。手足心热,潮热加知母、地骨皮、鳖甲清虚热。盗汗加糯稻根、浮小麦、龙骨,牡蛎、山萸肉,敛汗,临床上单纯肺肾阴虚证较少见,多兼有不同程度气虚,临证时应权衡主次治之。
“肺气肿的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的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相信每位患者看后一定会有所了解了,肺气肿如果治疗不及时的话,就会使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所以及时的治疗是很重要的。
查看更多关于肺气肿的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