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哮喘的较好治疗措施都有哪些
时间:2016-01-14来源:求医网
小儿哮喘的较好治疗措施都有哪些?小儿哮喘是一种比较高发的呼吸疾病,目前医学对小儿哮喘的病因还不是很清楚,所以在治疗方面,需要坚持长期的规范的治疗,绝大多数小儿哮喘症状能得到理想的控制,减少复发乃至不发作,能与正常儿童一样生活、学习和活动。那么,小儿哮喘的较好治疗措施都有哪些呢,包括小儿哮喘的一般治疗措施、迅速缓解气道痉挛、人工通气。
一、小儿哮喘的一般治疗措施:
A、纠正低氧血症:严重的低氧血症可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甚至死亡。应尽快吸氧(鼻管或面罩),通常需要吸入比较高的氧流量(3~8L/min)才能纠正低氧血症,使血氧饱和度达到95%以上。
B、小儿哮喘患儿注意液体补充:避免痰液黏稠。但补液量不宜过多,以免诱发急性肺水肿。
C、监测血钾浓度:糖皮质激素及β2受体激动药均可引起低钾血症,故用药过程中应监测血钾浓度,根据血钾水平予以补钾。
二、迅速缓解气道痉挛:
A、β2受体激动药:优选雾化吸入作为小儿哮喘的第一线治疗。静脉注射β2受体激动药的支气管扩张作用并不优于吸入药物,且易产生手颤、心率增快、心率失常等不良反应,故不宜常规使用,仅用于小儿哮喘严重发作,已出现呼吸浅弱,甚至昏迷或呼吸心搏骤停;经雾化吸入足量β2受体激动药加抗胆碱能药物及全身使用皮质激素未能控制喘息症状者。静脉滴注沙丁胺醇推荐剂量为0.1~0.2μg/(kg?min)。在无上述药物的医疗单位,可使用肾上腺素0.01~0.02mg/kg皮下注射,但有明显的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而且维持作用时间短(<1h)。
B、抗胆碱能药物:吸入抗胆碱能药物的支气管扩张作用不如β2受体激动药,且起效慢,故不推荐单独使用。但在吸入β2受体激动药的同时,联用抗胆碱能药物可增强支气管扩张作用并延长作用时间,通常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C、茶碱:茶碱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中的作用一直有争议。目前认为,在吸入足量β2受体激动药的基础上再用茶碱不能增加支气管扩张效果,却有增加副作用的危险,通常在急诊室治疗的前4h不推荐使用。但对于因重度及危重小儿哮喘发作而需住院的病人建议静脉使用氨茶碱。
D、糖皮质激素: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时全身使用激素的指征,中-重度哮喘发作;对吸入β2受体激动药反应不佳;已长期口服激素的基础上仍出现病情恶化;既往有因哮喘急性发作而导致呼吸衰竭或需口服激素的病史。
三、人工通气:
人工通气是抢救严重小儿哮喘发作引起的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目前尚未有公认的插管通气的指征。参考的插管通气指征为呼吸停止;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进行性呼吸性酸中毒;顽固性低氧;神志改变;极度疲劳。
综合判断和动态观察治疗后的变化更有利于准确判断插管的合理时机。在综合判断时要注意下列因素:
A、神志状态:极度疲劳状态、嗜睡、意识模糊,甚至呼吸减慢,节律不规则时,应立即进行人工通气。切忌等到呼吸心脏停搏才考虑气管插管人工通气。
B、治疗后的反应:严重小儿哮喘发作经积极系统治疗后病情进一步加重,应及早插管通气。
C、严重呼吸困难:如果主要表现为呼吸费力,而无明显疲劳或衰竭状态,可以在积极使用平喘药物的同时,试用无创鼻(面)罩正压通气,可以延缓衰竭的发生,为平喘药物发挥作用争取时间。但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后有加重迹象者,应尽快插管。
D、发作的形式:快速起病的严重喘息,通常可通过积极的平喘治疗而缓解;慢性反复喘息和长期应用平喘药物的基础上的急性加重,对平喘药物反应较差,缓解也比较缓慢,所以宜尽早插管。
以上就是“小儿哮喘的较好治疗措施都有哪些”的具体内容,希望能带给大家帮助。小儿哮喘在药物治疗时,要注意避免或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关键是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坚持长期治疗。吸入疗法是达到较好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的重要措施。
查看更多关于小儿哮喘的较好治疗措施都有哪些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