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染色体诊断
时间:2015-02-03来源:求医网
根据免疫表型可以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分为若干亚型,但有治疗意义的是在T系ALL、成熟B及其他B系ALL之间进行区别。对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没有染色体检查更有意义。ALL可以出现髓系抗原共表达,儿童发生率为5%~30%,成人为10%~30%。髓系抗原表达与某种原始细胞遗传学改变有关,如CD15、 CD33、CD65与MLL基因重排有关。在以往的一些研究中认为有髓系表达预后不佳,但最近的研究改变了这一观点,对微小残留病的诊断有一定意义。
特别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形态学分型的L1与L2型与免疫学分型无相关性,因而免疫学分型更有理论与实际应用价值。
在1980~1994年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免疫分型可分为3个阶段:1986年以前的五分法,1986~1994年的两大类七分法,1994年法国召开了国际白血病欧洲免疫学分型协作组会议,提出四型21类法。
(1)五分法:依据HLA-DR、CD9、CD10、SmIg、Cyu、CD2、CD5、CD3等的表达与否,将ALL分为五个亚型:Common、未分化、T细胞、前B细胞及B细胞等型。
(2)两大类七分法:由于新的单克隆抗体的发现及临床大量病例的检测,不仅搞清了T细胞与非T细胞的来源,且使ALL的免疫学分型更细致。将ALL分为非T-ALL及T-ALL两大类,前者为HLA-DR 、CD9 、CD10 、CD20 ;后者为CD7 、CD5 、CD2 、CD3 、CD4 、CD8 、CD1a 。
(3)四型21类法:国际白血病欧洲协作组确定抗原积分系统。
查看更多关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染色体诊断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