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的病因有哪些
时间:2014-10-13来源:求医网
白血病是白血病细胞的浸润和增生。非特异性病变则为出血及组织营养不良和坏死、继发感染等。白血病细胞的浸润和增生主要发生在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也可出现在全身其它组织中,导致正常的巨核系细胞、红系细胞大幅度减少。
一、放射因素:
电离辐射有致白血病作用,其作用与放射剂量大小及辐射部位有关,一次较大剂量(1~9Gy)或多次小剂量均有致白血病作用。
全身和放射野较大的照射,特别是骨髓受到照射,可导致骨髓以致和免疫以致,照射后数月仍可观察到染色体的断裂和重组,放射线能导致双股DNA可逆性断裂,从而使细胞内致瘤病毒复制和排出,放射可诱发急,慢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但未见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且发病前常有一段骨髓遏制期,其潜伏期约为2~16年。
二、病毒:
早已证实C型RNA肿瘤病毒或称逆转录病毒是哺乳类动物如小鼠,猫,牛,绵羊和灵长类动物自发性白血病的病因,这种病毒能通过内生的逆转录酶按照RNA顺序合成DNA的复制品,即前病毒,当其插入宿主的染色体DNA中后可诱发恶变。
肿瘤病毒携带有病毒源瘤基因(v-onc),大多数脊椎动物(包括人的细胞)基因体内有与v-onc同源的基因称源瘤基因,v-onc被整合入宿主细胞的 基因体内后可使邻近的基因发生恶变,逆转录病毒的感染也可致源瘤基因激活,成为恶性转变的基因,导致靶细胞恶变,进入体内的病毒基因即使不含有v- onc,如果改变了基因的正常功能,也有可能引起白血病。
人类白血病的病毒病因研究已有数十年历史,但至今只有成人T细胞白血病肯定是由病毒引起的。
三、化学因素:
苯的致白血病作用比较肯定,苯致急性白血病以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和红白血病为主,烷化剂和细胞毒药物可致继发性白血病也较肯定,多数继发性白血病是发生在原有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和易产生免疫缺陷的恶性肿瘤经长期烷化剂治疗后发生,乳腺癌,卵巢癌和肺癌化疗后也易发生继发性白血病。
温馨提示:若是骨髓呈黄绿色或者灰红色,可能是因为一些白血病细胞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而导致的。淋巴组织可能被白血病细胞浸润,后期会发生淋巴结肿大。大约半数以上的白血病死者会有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改变。通常为血管周围白细胞增生和血管内白细胞郁滞。
查看更多关于白血病的病因有哪些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