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得了小儿脑瘫会出现哪些症状
时间:2016-03-17来源:求医网
孩子得了小儿脑瘫会出现哪些症状?小儿脑瘫是一种危害性非常大的疾病,该疾病的出现严重侵害着患儿的身体健康,同时给患儿的家庭也带来沉重的打击。很多家长由于对小儿脑瘫的症状表现并不是很了解,在孩子出现小儿脑瘫症状时,无法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那么,孩子得了小儿脑瘫会出现哪些症状呢?为了便于大家了解,下面就做下详细的介绍。
小儿脑瘫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开始1—6个月为第一阶段,小儿脑瘫患儿常表现为肌肉无力,抬头困难,坐不住,手指及大腿等各关节都过度背届,当然也站不稳。
半年到两年为第二阶段,小儿脑瘫患儿肌肉张力不稳定,关节活动开始有阻力。有时像折刀感。最后阶段表现为各种形式的痉挛。如果患儿在小儿脑瘫早期就明确诊断,应该尽早开始运动训练,因痉挛和畸形尚未发生,此时必须让小儿脑瘫患儿一直保持关节的充分活动,活动范围要达到正常的极限。同时,两岁以内的孩子脑细胞分化尚未完全,有很大的可塑性。此时加强运动训练,是预防恶化、恢复功能的有利时机。
因为小儿脑瘫的发病机制各不相同,临床上常表现为不同脑区受累的特征。根据相应的临床特点,脑瘫可分为共济失调型、痉挛型、手足徐动型等多种类型。共济失调型小儿脑瘫较少见,主要表现为小脑病变体征,常见眼球震颤,辨距不良,步态不稳、摇晃及意向性震颤等。痉挛型小儿脑瘫主要表现为肌张力“折刀样”增高,以屈肌张力增高为主,下肢内收肌群尤为显著。小儿脑瘫患儿双大腿外展困难,膝部屈曲不易伸直,腓肠肌收缩而致跟腱挛缩。手足徐动型小儿脑瘫常常表现为四肢、头面部或全身肌肉的“蠕虫样”不自主运动。紧张、兴奋时加重,安静时减轻,入睡后多动消失。
以上就是关于“孩子得了小儿脑瘫会出现哪些症状”的相关内容介绍,希望对大家的了解有帮助。孩子得了小儿脑瘫容易出现的症状有很多,家长对以上介绍的症状一定要引起重视,在发现孩子出现症状时尽早到正规医院检查,确诊后及时治疗,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病情加重。
查看更多关于孩子得了小儿脑瘫会出现哪些症状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