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病的七个早期症状
时间:2015-02-04来源:求医网
新生儿溶血病是指由于母子血型不合,由血型抗原免疫引起的新生儿同族免疫性溶血性疾病。在我国新生儿溶血病包括abo血型不合和rh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两种。临床上以前者引起的溶血较多见。研究发现,90%以上的新生儿溶血是以母亲血型为“o”型,而小儿血型为“a”型引起的。abo溶血病大多发生在第一胎,rh溶血病很少在第一胎发病,除非是母亲有输血史才有可能发生。
新生儿溶血病的症状轻重不等,差异很大。一般来说,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病患儿症状较轻,进展较慢,而rh血型不合的患儿症状较重,病情进展较快。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的症状有以下七大特点:
特点之一:出现黄疸早。患有溶血病的宝宝通常在出生后24小时内即可出现黄疸症状,比正常生理性黄疸出现的时间要早。
特点之二:发黄的程度重。溶血病患儿的皮肤颜色可从浅黄逐渐变为金黄色,发黄的程度较生理性黄疸重。
特点之三:全身均变黄。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患儿黄疸会在48小时内将迅速发展,从脸部、躯干很快就发展到四肢、手心和脚心。
特点之四:贫血。患有新生儿溶血病的宝宝均有轻重不等的贫血,严重者可引起心力衰竭,全身浮肿。
特点之五:肝脾肿大。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发生肝脾肿大的轻重不等,症状较轻的患儿一般无明显增大,而重症胎儿水肿时有明显肝脾增大。
特点之六:发热。溶血病宝宝常常伴有发热。
特点之七:神经方面表现异常。病情严重的新生儿可出现拒奶、嗜睡、抽风、两眼无神或凝视、四肢阵阵发硬伸直、尖叫等症状。
综上所述,以上是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的症状七大特点,希望家长朋友们引起注意,一旦发现宝宝有黄疸症状要及时查明病因,排除是新生儿溶血病的可能。
查看更多关于新生儿溶血病的七个早期症状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