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有哪些
时间:2016-03-21来源:求医网
诊断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有哪些?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那么,针对于此病,诊断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有哪些呢,诊断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可根据病史,体检时可见腹胀,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腔穿刺可抽到血性液体,常有发热和白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增高,腹部X线平片可显示受累小肠扩张充气,伴有气液平面,透视时肠蠕动消失。
一、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依据:
1、腹痛呈亚急性,渐趋加重,伴有消化道出血征象如血便。
2、腹痛程度与腹部体征可以不相一致,腹痛症状重而体征较轻是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特点。
3、腹膜炎伴有腹腔内血性渗出液。
对具有上述临床表现,尤其是伴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腹腔内感染等老年患者结合上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应高度警惕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二、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症状诊断: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多有腹痛,腹部不适,排便规律改变(腹泻或便秘)等前驱症状。此期患者症状不典型,查体亦无明确体征,仅表现为不确定的腹部深压痛,各项化验及辅助检查也无特异性变化,此时诊断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很困难。
随着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进入进展期,病程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症状多突然加重,腹痛剧烈,呈持续性但定位不确切,一般止痛药物无效,常需强镇痛剂如强痛定或杜冷丁方能暂时缓解,可伴有腹胀、恶心、呕吐。进展早期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症状明显加重但体征少,尚无明显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等腹膜刺激征。随后肠管缺血逐渐加重,肠壁水肿、渗出,继发腹膜炎,则会出现相应体征。此期因腹腔脏器缺血、继发感染等,血常规及血、尿淀粉酶等会出现异常。
以上就是“诊断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有哪些”的具体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临床上缺乏特异的检查方法,故大部分病例很难在术前或死前明确诊断。与栓塞静脉伴行的动脉通畅是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一大特点。
查看更多关于诊断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有哪些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