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预防结肠癌疾病的出现
时间:2016-04-06来源:求医网
怎样才能预防结肠癌疾病的出现?生活中,要是不想受到结肠癌疾病的困扰,我们就要做好该病的预防工作,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预防结肠癌的方法是非常多的,包括免疫法、乙状结肠镜、筛检方案等等,这几种预防方法的效果都是很不错的,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选择,下面我们就来进行一下详细的介绍,希望下面的文章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免疫法:FOBT是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利用血红蛋白与相应抗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避免了化学法需限制饮食的缺点,提高了筛检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以60cm纤维肠镜为参比标准,证明RPHA-FOBT筛检结肠癌的敏感性为63.6%,特异性为81.9%,Youden指数为0.46,均优于化学法。该研究也显示RPHA-FOBT筛检息肉的敏感性仅22.1%,但对恶变倾向大的绒毛状及管状绒毛状腺瘤约有40%的阳性率。在此基础上,在结肠癌高发区对75813名30岁以上者用序贯法进行结肠癌筛检,RPHA-FOBT的总阳性率为4.2%,在筛出的21例结肠癌中Dukes’A和B期占71.4%。
二、乙状结肠镜:Gilbertsen早在50年代初开始用乙状结肠镜对结肠癌和息肉做筛检,对18158人定期做了乙状结肠镜检查(25cm硬镜),经25年随访发现,与国内平均数相比,筛检组乙状结肠和直肠癌的发病率明显下降。由于硬性乙结肠镜插入困难,病人接受率低,自从1969年发明光学纤维乙结肠镜,1976年60cm纤维乙结肠镜引入临床以来,现25cm硬镜已为60cm纤维肠镜所替代,在美国已有80%以上的家庭医师已装备并使用60cm肠镜。
三、筛检方案:1980年美国癌症协会(ACS)提出结肠癌筛检指南,后虽经多次修改,但基本要点并无改变。针对结肠癌的高危人群美国胃肠病学会 (American Gastroenterological Association)提出结肠癌危险度分层筛检方案。
关于“怎样才能预防结肠癌疾病的出现”的文章就先给大家说到这了,相信大家看后一定会有所了解了,结肠癌对于人体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只有及时的进行治疗,患者才会远离结肠癌对自己的伤害,希望上述的文章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查看更多关于怎样才能预防结肠癌疾病的出现的相关常识>>

肿瘤科疾病
- 多发性骨髓瘤
- 胃癌
- 结肠癌
- 软组织肉瘤
- 肿瘤与疼痛
- 肺癌
- 食管癌
- 食管良性病变
- 淋巴瘤
- 胃癌
- 结肠癌
- 肿瘤与疼痛
- 软组织肉瘤
- 直肠癌
- 肿瘤疾病
- 肺癌
- 甲状腺癌
- 食管癌
- 纵隔肿瘤
- 垂体腺瘤
- 脊髓肿瘤
- 颅内肿瘤
- 泌尿系肿瘤疾病
- 软组织肉瘤
- 胸主动脉瘤
- 乳腺癌
- 乳腺纤维腺瘤
- 肝癌
- 肝血管瘤
- 胰腺癌
- 妇科肿瘤
- 小儿血液肿瘤
- 小儿肿瘤
- 小儿骨肿瘤
- 眼眶病眼肿瘤
- 骨肿瘤
- 脊柱肿瘤
- 鼻咽癌
- 口腔颌面肿瘤
- 皮肤肿瘤
- 肾癌
- 前列腺癌
- 膀胱癌
- 黑色素瘤
- 间质瘤
- 宫颈癌
- 骨癌
- 胶质瘤
- 脑动脉瘤
- 听神经瘤
- 垂体瘤
- 颅咽管瘤
- 脑瘤
- 子宫癌
- 淋巴癌
- 卵巢癌
- 血管瘤
- 脂肪瘤
- 胰腺肿瘤
- 阴茎癌
- 贲门癌
- 脑胶质瘤
- 脂肪肉瘤
- 肺腺癌
- 肉瘤
- 非霍奇金淋巴瘤
- 舌癌
- 错构瘤
- 骨瘤
- 软骨瘤
- 甲状腺腺瘤
- 骨巨细胞瘤
- 软纤维瘤
- 神经胶质瘤
- 颈部血管瘤
- 软组织肿瘤
- 外阴肿瘤
- 非骨化性纤维瘤
- 残胃癌
- 早期乳腺癌
- 输尿管肿瘤
- 浆细胞瘤
- 食管平滑肌瘤
- 中耳癌
- 小肠肿瘤
- 胆囊肿瘤
- 骨髓瘤
- 骨样骨瘤
- 皮肤纤维瘤
- 霍奇金淋巴瘤
- 蔓状血管瘤
- 小儿血管瘤
- 脑垂体腺瘤
- 肾盂癌
- 睾丸肿瘤
- 胸腺癌
- 炎性乳腺癌
- 鼻血管瘤
- 肠癌
- 肠肿瘤
- 唇癌
- 大肠癌
- 胆管癌
- 胆脂瘤
- 腹部肿块
- 睾丸癌
- 结直肠癌
- 口腔癌
- 淋巴管瘤
- 鳞状细胞癌
- 毛囊瘤
- 脑血管瘤
- 尿道癌
- 气管肿瘤
- 上颌窦癌
- 肾错构瘤
- 肾肿瘤
- 嗜铬细胞瘤
- 外阴癌
- 外阴浸润性鳞癌
- 外阴平滑肌肉瘤
- 外阴乳头状瘤
- 外阴脂肪瘤
- 胃平滑肌瘤
- 纤维肉瘤
- 心脏内粘液瘤
- 星形细胞瘤
- 胸腺瘤
- 胸腺囊肿
- 牙龈癌
- 牙龈瘤
- 眼部肿瘤
- 胰腺囊肿
- 阴道癌
- 尤文氏肉瘤
- 原位癌
- 粘液表皮样癌
- 蛛网膜囊肿
- 胃肠道癌
- 胃恶性淋巴瘤
- 胃畸胎瘤
- 肠系膜动脉瘤
- 肠系膜囊肿
- 肠系膜肿瘤
- 肠血管瘤
